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新课改对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围绕当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教师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课堂的具体方法,以期能够对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已成为课堂形式发展的新趋势。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技能,还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1.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束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通过信息技术与政治知识的融合,可以创设出一个打破传统学习模式的全新学习环境。这种模式可以还原真实的情境,并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跨越地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实践探索的精神[1]。
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信息素养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中,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感知与具体操作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良好的信息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习内容进行多角度的感知与体会,从而能以科学的眼光和方法去面对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符合政治课程学习的特点及需求
政治课程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涉及众多领域的知识与内容,对学生的政治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很多初中生而言,政治学习十分枯燥,知识内容也过于理论化,很难引起学习的兴趣。借助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呈现出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活案例或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此外,信息技术中含有丰富的声音及影像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受到思想及情感上的积极熏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初中政治课堂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缺乏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课堂存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法律意识。然而,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时,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缺乏正确认知和思考,在上课过程中无法抓到重点,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观念上的渗透 。此外,有些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有些教师只是依靠黑板及粉笔进行教学,忽视了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在这种沉闷压抑的学习氛围之下,学生将教师的讲解也只是视为一种学习任务,降低了学习热情,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面临着停滞不前的局面。
2.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互动性较低
从初中政治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氛围呈现出较为低迷的状态,集中表现在学生对政治课堂的热情不高。显而易见,学生只有在对政治学习抱有强烈学习兴趣及动机之后,才能实现政治素养的发展。然而很多政治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很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此外,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降低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感,让学生处于政治课堂的被动位置。这进一步加深了学习环境的枯燥与乏味,也无助于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2]。
3.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仅是完成了知识点的简单介绍,而不能带动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对知识的深层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使得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政治知识的核心内容。
三、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具体方法
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接受知识的渠道逐渐变得丰富起来,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帮助。要想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学生的自身需要入手,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对文本、音乐、影像等资源的有效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将学生带入到浓厚的课堂氛围中。  
以《相亲相爱一家人》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可以在荧幕上播放有关家人的视频短片或动画短片,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吸引。接着,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在视频中体现出一种怎样的家庭关系与家庭氛围?”“你认为,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作为父母与子女,可以做出哪些努力?”“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与父母相处的?”等。通过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讨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在思想中形成积极的思想观念。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讲述和家人的生活趣事,并引导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无私付出。此外,由于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有些学生可能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或者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照料。在这种时候,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课堂的意义[3]。
2.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案例数据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除了浅显易懂的内容以外,还涉及许多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由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很少接触这些领域,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在面对教师的讲解时,往往不能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无形之中加大了学习难度。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案例数据库,这样在课堂上可以随时拿出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直观地理解。
例如,在《公民的义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将需要的相关案例整合在数据库中,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与直观化。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直接点开案例,先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大致浏览,然后再以小组形式围绕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最后由教师针对讨论的内容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精神,在满足求知欲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而又深刻的思想政治观念。
此外,教师还应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这一课程中,教师可以选取相关的励志故事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或一些内容向上的演讲视频。在观看过程中,学生从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或慷慨激昂的演说情绪中很容易感受到主人公当时的心境以及为了理想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并不断拼搏的宝贵精神,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思想对行为的重要影响以及正确的政治观念带来的积极社会作用与意义。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围绕视频中的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如“根据视频内容,你对于艰苦奋斗这一精神是怎样理解的?”“在当今时代,这种品质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对你的人生规划具有哪些参考价值?”“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不仅加深了学生知识内容的深层理解,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并以其作为榜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确未来的人生目标,对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3.制作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比起传统的单一讲解模式,更多学生更青睐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形式来呈现课堂内容。其主要原因是借助科技的力量,可以将抽象晦涩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从而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制作多么欧体微课,使学生在更加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课堂内容。
以《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中国的传统节日入手,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节日制作成微课。之后,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利用微课内容进行预习,并通过微课中有关节日的介绍,联想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过节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微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如“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你对这些节日的由来有哪些了解?”“你知道哪些节日习俗,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庆祝方式吗?”等。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帮助学生在讨论问题中加深对中国节日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的优良品质。此外,在进行微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和节日有关的歌曲,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与活跃度,使学生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下对课堂内容有更深刻地感知与理解。在课下,学生还可以利用微课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与巩固,或者通过互联网,搜索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学习,之后通过网上的社交平台,和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沟通解决,以此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4.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合作探究
除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外,还应重视对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前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初中政治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课堂中缺乏良好的互动性,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与研究,导致课堂氛围单一且低效。为此,政治教师应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与研讨的互动平台。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学习,拓展学习内容及学习空间,还可以通过平台实现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探究,增强学习的科学性。在进行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的相关话题进行探索与合作,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在讨论和辩论中产生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从而使学生对政治内容有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与理解。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绝大多数学生都将手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流工具。在这样的条件下,思想政治的教育形式可以不局限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上的多种社交平台进行交流与学习,从而打破传统思政课堂的教育模式。借助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入到学生的生活。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微博新闻、微信公众号、百度贴吧等多种自媒体平台来获取信息知识。这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全面了解到当下热门的政治话题,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有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丰富的网络素材经过整合与优化并有机融入教材内容中。同时,鼓励学生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分享,针对重点内容或讨论性强的案例进行合作探究。以当下的抗疫工作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案例作为微课的教学内容,并启发学生思考,奋斗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及社会各阶层的民众,这些人的身上体现出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及道德品质。针对这一话题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结合微课中的内容,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与教育。这样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对概念性的知识点有了更加生活化、具体化的认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爱岗敬业品质,还能使学生在讨论中培养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5]。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同时借助信息技术,可以适当减轻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及时指导,有助于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养成科学的思想政治观念。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