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如何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了解本地区的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能更好地权衡课堂教学中的利与弊,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指明方向。课堂教学生态的变化,对教师角色、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资源及媒体利用、课堂互动模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问题中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此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老师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教学现状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目前实施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有效的课堂是提升教学效率最为重要的环节。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如何高效进行成为决定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对本地区饶平县目前初中英语教学的师资分配、教学的现状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现根据笔者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和作业评价的反馈情况,并结合其他兄弟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简单分析一下本地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改进策略[1]。
  一、师资基本情况介绍
  目前,本地区教师学历87%为本科学历,其中初中英语一级教师占比44.4%,初中英语二级教师占比45.1%。英语教师的年龄近46%在30-39岁之间,31%在40-49岁之间,而29岁以下的年级教师仅占10%;大部分教师具备多年教学经验,如教龄5年以下的占比不到12%,教龄6-10年的占18.4%,教龄11-15年的占24%,而教龄16年以上的占比将近46%。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得教师们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情况了解得更为透彻,但同时教师们由于受到经验的限制,在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方面也有所欠缺[2]。
  二、教师课堂教学现状
  本地区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如对于多媒体,绝大多数的老师已经能够熟练运用。但对于本地区中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实际使用英语的情况极受限制,如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对孩子们来讲是没有任何经验和感性基础的;而诸如创建英语角、用英语讲故事、英语朗诵、英语晚会等也较为稀有,即交际的真实情景甚为欠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本区约68%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也逐渐重视教材的整合,其中71%的教师会充分利用教参、教辅充实材料,近78%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结合教学实际对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加或删除。这一点说明教师们充分认识到教材的局限性,毕竟教材与实际教学的需求之间肯定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哪些教学方法是老师们最擅长的呢?数据显示,仍有约43%的老师使用传统的“以讲为主”课堂教学模式;33%的老师会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以辅导学生自学为主的约占13%;而以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占比不到10%。由此可见,不少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仍未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模式仍以“灌输式”或“填鸭式”为主,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因而未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思考,以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3]。
  在备课过程中,23%的老师困扰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91%以上的老师困扰于教学情景的创设,近52%的老师不满意教学活动的设计,77%的老师在学生情绪的调动方面屡屡受挫。这些数字,体现了老师们教学中的诸多无奈,也诠释了大家力争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殷殷期盼。
  三、基于现状的教学改进策略
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如何让我们的英语课变得富有活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乐学、会学、善学?如何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不懈的努力,这一过程无疑是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尝试[4]。
  1.转变教学理念,敢于尝试探究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老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以此引导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获取英语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英语教学的三大任务,它们必须同时进行。真正有效的英语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掌握英语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合适的时间“大胆放手”,努力尝试真正让学生参与到引人入胜的英语探究过程中去,感受到自我感情与思想的萌生,形成和提高与文本和语音的、与他人和自我的、口头和笔头的、单向或双向的英语交际能力。在备课中,尤其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敢于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整编,彻底改变英语教学重分轻能力的现行模式,树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新教学理念,真正懂得学习不是为了考高分,而是为了交际运用。教学中,我们还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的任务设置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情境,不断探究教学方法
情境是语言知识得以形成、发展和延续的本源。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在真实情境中产生的,因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具体情境的支撑。怎样的教学是行之有效的?笔者认为,英语作为一门人文性、情感性和生命性兼顾的语言学科,其学习需要情境的支撑。以下,笔者结合本地区老师们在词汇教学及阅读教学两个板块中所采用的方法来进行分析与探究[5]。
 (1)词汇教学。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新教材的话题涉及甚广,其词汇便自然涉及科技、文学、音乐、艺术、体育、情感等多个方面,如此繁多的词汇,对学生的词汇记忆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调查表明,27%的老师会让学生运用词汇写短文,53%的老师会让学生做英汉互译题目,43%的老师会教成块记忆,29%的老师选择让学生抄写单词,约86%的老师会循序渐进教给学生拼读的规律,而80%的老师会让学生自己背诵并听写。事实上,英语词汇不是孤立的,一方面它们与语音、语法、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它们在听说读写中体现。综合教学法应在词汇教学中充分起作用。孤立的授词容易使学生烦躁疲劳,无法在听说读写中消化和吸收生词。笔者建议,把词汇直接放到具体情境中进行教与学,使学生通过情境来体会和理解词的意义,从语用的角度来掌握词的用法。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有“英语韵味”的情境,真正将生活因素融入课堂,体现社会发展的新文化,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英语词汇知识建构。例如,运用多模态创设情境,用实物直观教学,用体态语传情达意,在阅读中针对性地进行词汇教学等,从而更好地在听说读写中学习词汇、运用词汇。这一点,华南师范大学的刘晓斌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大量的工作,为我们制订了中考1600考纲词汇视频,每个视频长度一般为5秒左右,呈现形式是通过图片、录音、文字(含拼写、中文释义、音标、词性等)以多模态组合的方式。图片能够增强理解词汇的含义,发音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形、音、意的联结,因此能够给予学习者丰富的语言输入信息,从而促进词汇的学习及记忆效果。这是我们新授和复习词汇一个特别好的资源,也为我们的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模式。这样,多模态的渗入更好地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更能达到激发兴趣、活跃思维的效果,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宗旨。总之,初中英语老师必须遵循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认真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力争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来提高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效果。
(2)阅读教学。英语阅读有利于促进观察与发现、比较与分析、建构等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这些年以来,阅读理解题在中考试题中的分值甚高,故而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本地区90%的老师会在阅读中引导学生理解大意,81%的老师注重引导推理判断题目,80%的老师会设置猜词义的题型,71%的老师会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约63%的老师会关注作者意图、观点及态度,而引导学生欣赏佳句的仅占41%。由此可见,老师们在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一直在努力探讨中。的确,教师自身素质影响了阅读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平时不注意学习,不注意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而积淀一定的文化底蕴,就无法使自己的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很多老师在设置每篇阅读文章的练习时,启发性﹑创造性的提问也总是较少,即处于“浅表性阅读”阶段。为了更好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笔者认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具备广博的学识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即不断加强学习,增强自己的阅读面与知识面。再者,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必须课内外相结合。换而言之,教师应该力争延伸语篇内容的宽度与深度,通过挑选多样化、趣味化的素材以配合课本的基础阅读。进行课外泛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而且能使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和风格,开阔知识面,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九年级Unit5 关于孔明灯、剪纸等语篇时,笔者会补充其他民间传统艺术的文本,如冰糖葫芦、脸谱等相关的内容;学习Unit8关于巨石阵的语篇时,除了学习该文段外,笔者会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资料,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从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历史遗迹及我们的文化精粹。这样的处理,既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知识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当然,教师对学生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应给予学生指导。例如,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300个字左右的短文。再者,教师务必要重视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技巧的训练。例如,在选好读物后,深入研究文本,从what、why、how三个维度分析文本,确定其教学的目标并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如激趣导读课、交流阅读课以及创新分享课,引导学生有目的、有任务地阅读。根据《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能力分为九级,其中三级对应初中水平。而对于阅读能力在一到四级范围内的学生,教师应侧重认知策略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可直接处理的文本信息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和复述训练,进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因此,课文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课前预习,培养能力;围绕中心,整体教学;基础知识精讲多练;加强复述续写等。
3.加强教改教研,注入教学活力
根据数据显示,不少学校在开展教改教研活动中,形式仍然较为单一,效果也未尽人意。其中90%以上的学校以听评课模式为主,20%左右的学校会同时以主题式交谈促进教学,约18%的学校在教研活动中主要采用漫谈式,16%左右的学校会同时采用模块式的方法加强教研工作。如若我们的学校能更好地凝聚教师力量,创设更好的环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教研活动,将能更好地让老师们探索有效备课,聚焦课堂,从而实现有效教学。与此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创设机会,让我们的老师“走出去”或请名家名师“走进来”,如让教师们和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交流,参加教研活动,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名师课堂,和同事集体备课,请高校或教育研究部门的专家指导,加强有关教育的前沿动态、新课改理念、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以及解决教育中实际问题的培训等,从而多渠道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教学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总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的。作为本区的英语教师,我们定会齐心协力,“摸着石头过河”,探讨适合我们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提高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