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其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把重点、难点知识展现出来的特点,在众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把握好机会,将微课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运用高中数学教育工作中,将无趣、烦琐的数学知识更为灵活化、具体化地呈现出来,提高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在应用微课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数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G434  文献标识码:A
相较于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师所采用的传统“灌输式”“题海战术”的数学教学方式来说,微课这种形式生动且耗时少的新型教学方式更加受到学生的青睐。耗时少的有优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而灵活生动的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兴趣,减少一定的抵触、厌学心理。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务必加强对微课教学应用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微课,去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拓展方面的自我学习,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一、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
良好的课前预习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对于师生双方来说,为了在课堂上呈现出最好的状态,应在教学或学习新知之前做好课前预习。而无论是教师通过录制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还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课前预习,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极佳的方式。微课具备很强的侧重性,每一个微课所涵盖的内容都是该部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同时微课内容的排布也极富逻辑性,可以给予在未进入课堂学习的学生建立起初步知识结构。这两种特性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前适应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伴随有效思考和分析的大幅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具体做法如下。教师可以在开始教学活动前,录制好教学视频。在录制微课视频前,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有明确把握。这不仅是对教师是否进行深入研读教材的考验,也是对教师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情况把握的考验。明确制作重点后,教师可以借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手段,搜集有关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后,在微课视频中以文字、声音、图片等形式呈现。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切记不能偏题,做到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衔接自然,把握好视频时长。在完成微课教学视频后,在给学生布置下观看视频进行课前预习的任务。这样一来,在课堂中对于基础概念的花费时间更少,师生探讨时间自然而然增多,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也会加深[1]。
二、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
有效的复习,可以加强知识点的巩固,但是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那么他们在课后也无法达到有效学习。通常情况下,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以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薄弱点都是不同的。如果要保证满足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完全依靠教师给每位学生制定专属的讲解计划,要耗费的教师的精力太大,效率也太低,同时学生也会因自身要询问多遍问题而烦恼。但是如果学生通过使用微课,针对自己的学习薄弱点,对视频进行倒退、跳播、回访等操作来解决疑点,这样不仅减少了老师的教学压力,而且使得学生本身学习针对更强,学习效率越高。由于微课具有播放较为方便的特点,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为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复习、重难点突破提供了巨大便利。而微课具备的专题性特征,能让学生通过自身需求有选择性来获得自己想知晓的数学知识,做到查漏补缺。 
具体做法。教师可以在课后将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以及课件,通过QQ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的薄弱点进行复习或答疑,同时布置相应习题,督促学生完成。学生可以依据习题完成好坏程度了解学习效果,对于某一个理解不足的知识点,他们可以通过反复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不断地加深这方面知识的学习的理解,加强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程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完成习题练习后,教师可根据习题错误率分析,对教学进行进一步完善,并针对大部分学生薄弱点进行二次讲解,节省时间精力[2]。
 
三、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拓展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传统的黑板、粉笔灌输式讲解模式,完成仅有教材内容的讲解任务,往往造成学生学习的单一性,局限性。虽然完成的教学任务,但并没有达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要求。但是微课运用实验演示、PPT展示、动画演示、视频展示、图片展示等形式于教学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优势,通过互联网搜集各类课外有关资源信息运用于视频中,这样一来既有效拓展学生的眼界,又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率。
以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为例,学生学好立体几何要求学生自身具有相当强的立体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依靠教师借助黑板绘制的二维图来完成对三维立体图的讲解有些困难,尤其是对于立体思维与空间想象力不够优秀的学生来说,更难理解。但在而教师可以借助微课,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将搜寻的三维立体图动画添加到视频中,或是将动画放在视频后,供学生实操。通过这种行为学生能够通动画360度地观看立体图形的结构,进而形成立体思维,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同时可以将与立体几何相关的探究历程,数学家,生活中的几何利用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课外知识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学生可以课后依据个人需求选择观看视频,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结语
在今后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希望教师可以正确把握微课特点,合理利用微课,有效实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学习拓展,改善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成绩。同时,可以加强对学生课外拓展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建立。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