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涉密信息系统,严禁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新教育时代》杂志
过刊浏览
摘要:作文教学应以有效的阅读训练为基础,汲取写作素养,以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一些基本技能入手从身边开始,从小处着眼,以微见著。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作文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观察  积累  表达  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A
生活化与实践性作文是学生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这既要遵循作文本身的规律,又要顺应儿童的心理需要。要根据教材内容,适当拓展延伸,从有效的途径引导学生重视课内阅读训练,课外中低年级学生多读童话故事书,高年级学生多读散文性读物,以汲取写作素养,学习作文技巧,还要鼓励学生贴近生活实际,多留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生活信息。还要积极参与生活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多动口动笔,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逐步提高作文能力。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作文教学探究与实践思考。
一、读写结合,汲取写作素养
叶老指出,“语文就是阅读和写作,读写结合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生多读、善思,阅读能力提高快,促进理解文本中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技巧表达思想和内容的。在写作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践、体验去表达真实的内容和自我见解。写作修改,阅读新作,又有了新的品味和提高。这样写作促进了阅读理解,又学到了作文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引导学生品读理解,欣赏文中的好词佳句,进入文本语境,进而找出文本重点段落,分析构段要素与段序,体会作者构思技巧。三年级侧重段的训练,参照文本理解作者如何具体写好一段话。练习以仿写为主,按总述或总结句写好一段话。先观察事物,再构思选材仿写。针对学生语言贫乏等现象,多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帮助他们在语言轻重、范围、环境、感情色彩等方面比较异同,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能力。高年级要着重分析,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体会详写与略写,表达与抒情之别,学习记事抓重点、写人抓特点、写景抓要点的写作方法。由于仿写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学生乐意接受训练。如四年级上册教学《猫》后,让学生观察猫或其他动物仿写,学生写出与文中不同猫的特点,写出自我观察到有趣的动物,收到较好的习作效果。
读写训练中,笔者有意识进行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想想作者根据哪些材料表达中心,怎样布局谋篇?如教学《穷人》一课后,引导学生读后梳理,想想作者根据什么中心,选择哪些材料叙述的。从文中找出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体会“抓特点”写人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素材,以《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为题写作,写前提示思考:如何审题确定什么中心?应选哪些材料,有什么人物特点,怎样安排材料?写后修改再读一读。作文评讲时,择优指名学生上讲台读文,再让大家议一议,比较自我作品。这样训练,随着这方面写作知识技能的增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性的提高。
二、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叶老说过,“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源头盛而不竭。”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授之以渔,教给观察方法,养成处处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如对动、静物、人的观察,要按照远近、上下、左右、里外的顺序进行。对人物的观察。要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特征。如有的事物,要抓住重点观察,结合动、静态变化特征,进行有序观察与思考,有的根据时空变化情况,将其整体与局部、片段与过程结合起来观思,必要时作观察笔记。又如教学五上《四季之美》后,引导学生周末实地观察秋天的田野或公园的美景,仿照课文,以《秋季之美》为题写文。这样,学生仿写有依托,写作有材料,体验到成功感。实践表明,由于多留心观察事物,材料真实,与课文学习紧密联系,学生写作水平大有提高。
三、说写结合,训练表达能力。
作文是思维的物质外衣。“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口头表述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以说促写,以写促思,经常训练双向表达能力。总结课文时,让学生自列提纲,口头复述全文。如五上《搭石》巩固课中,指名学生说中心及选择事例,课文重点写什么?并复述课文,再师生互动交流:乡亲们摆、走搭石会遇到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找出文中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到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回味生活情境,留意观察平凡事物中人性美的情境,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赞扬人物无私奉献、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组织学生评议,择优指名学生说情境,读文章,谈感受。一次作文课,有意让学生分别选择教室门口和自己座位为观察点观察教室,每组选代表上讲台表述,再让他们写写《我们的教室》,学生写后面批部分文章,最后评讲交流。有一次,让学生写《教室阳台上的小花坛》一文,布置观察任务后,让学生按次序走出教室走廊,近观阳台的小花坛,再让学生到操场上自由活动几分钟后,指出自我观察点,仰望教室阳台,观察之。再回教室当场比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第二天,揭示比赛结果,还让优胜者读文,每组派代表评之。这样,观思说写结合训练,学生兴致高,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写实的作文能力。
四、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
实践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引导学生实践活动,笔者主要着重抓住几点:一是参加课外活动。如植树、栽花、赏花、搞卫生、帮家长干活等,还可开展文体、科技小制作活动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真实体验活动乐趣,然后选题而作,如写《赛场上的短跑训练》《有趣的小制作活动》等;二是参观活动。如布置学生假日参观活动,写重要节日参与活动,并记录活动信息。每周写一则日记。学生有了充足的材料和心理准备,写日记就会觉得有内容可写。这样,实践、观察、写作结合训练,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三是实地调查。如家中问一问、出去找一找、看一看,这是一种社会实践,学生实地调查目睹、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文章自然真实生动;四是动手做做。引导学生勤于实践,做自己能做的事,能帮大人做的学着做,将学生动手做寓于作文活动中,边做边思,从中体会实践过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五是设境练写。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笔者设境让学生聆听导入谈话,直观默思,这样听、观、思、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情勃发、跃跃欲试,从而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可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化与实践性作文教学要重视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多观察事物,多动手实践,勤动笔,不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情感体验,使自我生活视野越开阔,体会越深刻,就一定会提升自我的写作水平。
 

《新教育时代》

主管: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

社 长:刘锦泉

副总编辑:李伟

特约策划:吴法源

特任编辑:王若梅

编 委:刘妍

投稿电话:022-23678800

投稿邮箱:xjysd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