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浏览
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文本的有效教学策略
邵丽菊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徐家坡九年制学校 陕西汉中 723003)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文本中有着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进行阅读,学生能够进行丰富的语言积累,广泛了解传统文化,有力塑造道德品质。但文言文文本的语言具有一定的深奥性,思想内涵也具有很强的深刻性。学生在阅读时也会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难以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因此,教师要从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出发,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文言字词的解释、传统文化知识的拓展以及优秀传统思想的阐释,全面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效果。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文言文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文言文本的阅读,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塑造学生的精神品质。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对教材中文言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具体理解文本含义、深入挖掘文本知识、深刻感悟文本思想,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下面,笔者就具体谈一谈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详细解释字词,准确翻译文本内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经验普遍较少,缺乏系统的文言文阅读练习。在进行文言文本的阅读时,首先会由于文本语言的晦涩与深奥而产生很多的困难。因此,教师首先可以从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含义的差别性入手,对文本中的文言字词进行详细解释,学学生准确翻译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例如,在学习《书戴嵩画牛》时,教师可以详细解释文本中的文言字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勾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然后分别进行讲解。比如,对于“蜀中有杜处士”一句,学生普遍会对于“蜀”“处士”等字词难以具体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蜀”是地名,指现在的四川地区[1]。“处士”指的是有知识却没有做官的人。从而帮助学生对本句内容进行具体理解。又比如,对于“一日曝书画”中的“曝”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古汉语词典》,了解到该字有“晾、晒”的含义。学生由此能够将本句准确翻译为“有一天晾晒书画”。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文言文字词进行具体的理解,有效增强文言文本阅读的准确性。
二、进行拓展教学,广泛积累多种知识
文言文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很多的古代事物,但由于知识修养的不足,难以对这些内容获得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还要展开拓展性教学,借助多媒体资源和课外书籍,让学生对疑难知识进行充分探索,不断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
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探究活动,对文本内容获得多方面的理解。比如,一些学生会对故事发生的时代产生疑问。教师可以一道学生在网络中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进行充分认识,从而让学生更为具体的体会主人公所具有的高尚淡泊的品质。又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俞伯牙和钟子期所用的琴和现代社会的琴是一样的吗?”在学生疑惑时,教师一方面可以在多媒体上展现出古琴的图片,让学生与现代的钢琴等乐器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阅读与古琴有关的文献资料,学生能够认识到古琴是古代非常重要的一种乐器,同时也象征着高尚独立的人格,从而对文本内涵进行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探究文言文本中的各种知识,有效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2]。
三、结合日常生活,大力弘扬文本思想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文言文本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进行阅读,能够借助文本中的思想对自身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进行有力塑造,帮助自身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获得深刻的思想认知[3]。
例如,在学习《学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展开自由讨论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大家如何评价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呢?哪位主人公值得我们学习呢?”对此,学生普遍能够将故事中主人公学习下棋的经历与自身的学习经历进行结合,从而对专心致志的主人公持肯定态度,注意力不集中的主人公持批判态度。又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这则故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有怎样的启发呢?”对此,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学习过程进行联想,反省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急于求成、潦草敷衍的行为,从而不断强化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具备刻苦的学习品质。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来理解文言文本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文言文本的教育意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文言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言字词含义的理解、文本传统文化的探究、文本思想内涵的感悟等方面展开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修养与精神品质的全面提升。